阅读正文

    • 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寻迹·台州传统产业之前世今

发布时间:2020年05月01日 浏览次数:564
【产业名片】


临海市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实现了从小企业到大集团、从产品制造到设计创造的快速成长,已经成为全国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集群规模最大、外向度最高、产业链最宽、品牌影响力最广的产业基地,拥有户外休闲用品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,产品涵盖户外家具、遮阳篷、太阳伞等八大系列产品,销往134个国家和地区


2018年,临海全市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总产值超过210亿元,自营出口总值近91亿元。




10月28日,第八届中国(临海)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开幕。

短短几天,展会成绩十分可观:186家企业参展,2015名采购商到会,其中境外采购商425名,达成境外意向订单1457万美元,境内意向订单5660万元人民币,金额较上届分别增长11.7%和13.5%。

这样一组数据表明:虽说去年因为中美贸易摩擦,一度让这个外贸依存度高达90%的行业蒙上阴霾,但如今,通过企业自救和政府引导,行业正逐渐走出阴霾,稳健回升。

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自营出口额达70.8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正在逆势中实现突围!




舶来的产业


这是一个源头在外的产业,称之为“舶来品”并不为过。

从在广东一带承接户外休闲用品零部件加工单开始,上世纪90年代初,部分市场嗅觉敏锐的临海人把太阳伞、户外遮阳棚、户外休闲家具等工艺引进当地,之后,建工厂、办企业。

彼时,创业大潮浩浩荡荡,刚二十岁出头的谢建勇在小芝创办了工艺品厂,说是工厂,其实是家庭小作坊,几台简单的设备,生产木衣夹、木制太阳伞,没有技术,自己慢慢摸索,或去外地向别人请教。

当时,小芝到临海城区的公路状况很差,集装箱过不去,他们就自己装卸,用小货车把产品运到临海,再装箱到宁波。直到后来整体搬迁到城区,企业才走上每年翻番发展的快车道。这家企业就是如今户外休闲用品行业的龙头永强集团。

1990年春季广交会,临海太阳伞首次亮相国际市场,销售收入近100万元,这是临海人在休闲用品产业挖到的第一桶金。

从此以后,这个行业发展势头惊人,2000年产业进入规模发展,行业当年销售收入近3.5亿元。

2003年,临海获评“中国户外休闲用品生产基地”,9年后,又成为“中国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出口基地”。

从“生产基地”到“出口基地”,临海用时二三十年。“某种程度说,这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行业。”临海休闲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罗帮仁说,如今临海户外休闲用品行业已超越广东,涌现出永强、正特、临亚等龙头企业及一大批产值达亿元的成长型企业。

牵一发而动全身


源头在外,市场也在外。

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外向程度高,市场涵盖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及非洲部分地区,其中北美市场占据30%左右。

当前,临海户外休闲用品输美产品为钢管或铝管制架的藤编椅、特斯林布椅、折叠椅、躺椅、折叠钢管遮阳篷、遮阳伞等。

中美贸易摩擦刚开始,美方公布的500亿美元加征清单中,基本不涉及上述产品的海关编码范围。

但随后,美方对中国输美2000亿美元的商品税实行加征25%的税额,临海户外休闲用品的输美产品多数中枪。

按惯例,每年五六月份,美方户外家具采购商将按照约定,对中国国内的供货商陆续下单。

此时正值国内休闲用品工厂的生产淡季,一众企业正等着订单下达,赶在生产淡季储货,到10月以后陆续出货。

然而,贸易摩擦突然升级,美方采购商不敢下大单了。

“加征关税让他们下单意愿马上减弱,本来最晚6月份就下单,但现在不敢下大单,只敢分批次下一些散单,先试试美国国内市场的接受能力。”罗帮仁说。

放在以往,一些骨干企业在美国市场订单下达之前,就开始采购备料。他们要赶在整个行业的淡季,原材料相对低价时期,先行下单采购,不误美方订单下达以后的赶货周期。但这时,国内企业的采购中心也不敢贸然采购备料。

贸易摩擦冲击力之大,毋庸置疑。

龙头企业永强集团,几乎一半的出口市场都在美国。

正特股份有近50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名列其中。

临亚股份美国市场出口占比20%,其中帐篷产品影响最大,订单量下降1/3,“而且减少的都是大单子。”公司品牌推广部经理单军说。

受冲击的都是大企业,相比之下,小企业因为主要市场在欧洲和东南亚,牵涉并不多

“冲击力大,但影响面窄。”罗帮仁说,税额提高后,采购商会把增加部分转嫁给美国国内消费者,商品将提价。因此,势必会降低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,销售量减少。采购商下不了单,也不敢下单。而国内的户外休闲用品企业,则因少赚或不赚钱而缩减规模,减少利润。

分蛋糕和做蛋糕


躁动与焦虑之下,企业纷纷寻找出路与自救办法。

和美方议价,分摊加征税额是众多企业最先想到的办法之一。

“公司与国外销售签订合同主要执行FOB价格,关税都是客户方自己承担,最终会转嫁到终端消费者。我们也降价一部分。”永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正特股份则按照“稳基数、拓空间”的思路,对涉及增加出口关税的商品主动降价5%,以稳定原有订单。

而在美阳伞业,外贸业务员梁艳表示,他们主营中高端遮阳伞,美国出口订单占据20%左右,贸易摩擦开始后,美方订单一直没下,后来与美方协商,按汇率分档定价,并将价格下调了1.5个百分点,“单价降了,但今年订单量还是保住了。”

此外,众多企业再度抢滩欧洲

9月的德国科隆展会上,永强、正特参展,收效良好。

“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主攻美国,但现在要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投向欧洲。”永强集团行政总监庞莹莹说。

但蛋糕就那么大,其他企业也正一股脑涌过来,“利润下了几个点,我们能扛住,别的小企业未必能扛住。”庞莹莹说。

更多的人把目光瞄准国内,“分蛋糕”同时也在推陈出新,做大蛋糕。

“户外用品毕竟不是室内用品,国内消费者还没养成户外休闲习惯,国内市场占比不大,从全行业看内销只有10%。”罗帮仁说,随着消费升级,国内户外休闲的兴起,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国内户外休闲用品市场,前景可观。

“未来5到8年,国内市场肯定顶得上一个欧洲。”正特股份总裁陈永辉说,他们专门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浙江晴天花园家居有限公司,为国内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户外休闲服务,以高附加值消化成本压力,如今公司每年有1/4的产品销往国内市场。

“近两年,我们新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和一个塑胶产品生产车间,都是针对国内市场采取的措施。”临亚股份品牌推广部经理单军透露,他们用塑料、大理石等材质开发出适合国内高中低端各消费层级的产品,去年内销已近亿元。

扎根还是转移?


记者了解到,除了转移市场,部分企业筹划将产能转移到以越南为主的第三方国家。

近期,已有部分企业派高层赴越南、柬埔寨进行投资设厂考察。

“为何会首选越南?因为这里产业链初步形成。”罗帮仁说,“虽然越南土地租金和国内相当,但人力成本比国内低30%。”

不过,对于产能转移的想法,企业内部也仍有讨论。

“即便是往东南亚方向转移,也只有转移木制品产业,金属类产品还得留在国内,因为那边配套不全,钢材和铝材等供应跟不上。”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企业相关负责人认为,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季节性明显,忙季对工人有加班需求,且对手工技术也有一定要求,而这是第三国所缺失的。

记者从行业协会及多家企业了解到,当下,临海产业链上下游较为成熟,众多企业家也有“扎根本土”的情结,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,更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他们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妥善解决企业在用人、土地等方面的问题。



标杆人物


罗帮仁:迫切希望有就近 检测、仓储的产业配套


【人物名片】

罗帮仁

从事户外休闲用品产业20多年

临海市休闲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


记者:在您看来,除了外向依存度较高,户外休闲用品还有哪些特点?

罗帮仁:我对这个产业有三个90%的判断:90%以上的企业都是做出口的,90%以上的产品是出口,最后一个是90%以上的产品是贴牌的,也就是说我们自主品牌和代工比例为1比9。

记者:为什么都做贴牌不做自主品牌?

罗帮仁:生产在我们这里,但销售权还是掌握在欧美人手里,我们产品很多是通过外国人采购卖出去的,品牌是他们的,标准也是他们的。但近年来贴牌的情况有所改善,龙头企业自主品牌与贴牌并举,目前参加国外家具展时带过去的都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。

记者:之前为什么不做国内市场呢?

罗帮仁:一是国内市场消费习惯没养成,二来企业长期做产品出口,一直注重国外标准的研究,忽略了国内标准的发展,导致对国内标准不熟悉,参与度不高,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市场的发展。

记者:除了标准以外,这个行业还存在哪些问题?

罗帮仁:从行业内来看,我们还面临着仓储缺乏、检测缺乏等问题。当前,除浙江永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口服务永强集团外,其他企业一般都要到宁波、上海送检。检测费占到产品销售额的1%以上,费用十分惊人,企业负担沉重。企业对建设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的要求十分迫切。

此外,企业还普遍存在仓储难题。因为土地昂贵,很多企业都是租厂房建仓库。建议在政府主导下,依托临海头门深海港湾的优势,建设高端物流仓储中心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仓储、配运服务,也可以让临海的休闲用品能源源不断地卖到全球各地。

记者:对于这些提议,政府部门如何回应?

罗帮仁:这些创新服务涉及多方资源,非我们协会或一家企业所能主导。据我了解,当前这项工作已被列入政府的主要议程,且政府部门每年均有硬性指标的资金投入。相信临海市政府会有相应政策出台,支持户外休闲用品企业进一步做实做强。